close

轉載:

 

工商時報【記者黃欣╱綜合報導】

當前,鐵礦砂貿易融資推升大陸港口的鐵礦砂庫存量。截至今年3月7日,大陸港口庫存已飆破億噸,來到1.09公噸的年內新高。但在國內產能尚未復甦、企業需求偏低的情況下,龐大庫存不僅成為鋼鐵業的沈重壓力,也讓放款的金融業壞帳風險隨之升溫。

每日經濟新聞報導,自去年7月1日大陸官方開始開放可用進口礦進行融資後,對於資金吃緊的鋼鐵業猶如吃了一劑「大補丸」,開始大量進口鐵礦砂以進行套利操作,造成港口庫存大幅增長。

瑞銀證券指出,進口鐵礦砂的增加並未進入到鋼鐵生產領域,統計發現,融資礦約佔目前大陸港口鐵礦砂庫存的30%到40%。但隨著港口庫存持續增長,國際礦價卻持續走跌,也讓鋼鐵業開始面臨「套牢」的窘境。

所謂的融資礦,是指鋼廠或貿易商通過銀行開出的信用證,通常為3到6個月。在支付15%到30%的保證金後,由銀行支付貨款,從而獲得了一定期限的短期融資,也是鋼鐵業調度頭寸常見的方式。

事實上,儘管大陸銀行業對鋼鐵行業的信貸有所收緊,但在國際貿易的授信額度卻比較開放,且利率較低,這使得鐵礦砂成為繼銅之後越來越受歡迎的融資品種。

儘管進口鐵礦砂可獲得短期融資,但業內人士分析,在化解產能過剩和治理大氣污染的雙重壓力下,企業開工率不高,導致鐵礦砂需求明顯偏弱,價格持續低迷。

此時進口鐵礦砂的逆勢增長,等於讓鋼鐵業的資金大幅縮水,也讓鋼企的償債更加困難,甚至可能讓進口鐵礦砂被銀行扣抵拍賣,如此將更進一步打亂市場價格。

報導稱,今年鐵礦砂價格仍會震盪下挫,同時帶動鋼價下滑。對鋼鐵業來說,今年的形勢更加嚴峻。

arrow
arrow

    ok寶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