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轉載:

 

 

【記者謝錦慧台北報導】中華經濟研究院台灣WTO中心副執行長李淳近日表示,服貿協議若不通過,肯定衝擊台灣面對韓國的競爭力,內部應先調和法規,為競爭力紮根。

台灣與韓國有高度競爭關係,但韓國已和47國完成自由貿易協定(FTA)且生效,台灣明顯落後。政府擔心台灣是否有蹉跎的本錢,恐服貿協議不通過,衝擊年底貨品貿易協議的簽訂,也殃及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(ECFA)的完整效力。

李淳表示,台灣與韓國輸出產品到歐美的個別占比,都約是整體輸出產品的40%左右;台灣目前在這些市場的關稅負擔在2.5%到10%,但韓國輸歐盟貨品關稅將於2年後、輸美將於1年半後歸零。

他說,台灣產品就要因為關稅成本在價格上失利;且台灣若要在歐美市場跟韓國一樣享有零關稅,再快可能也要4、5年後。

他更憂心的是「國家競爭關係落差」,意即法規調和上的結構改革落差,沒有現代化、運作效率沒有提高與透明化。

他強調,法規調和才是真正影響國家競爭力的根本,而非只是洽簽FTA所涉關稅、貨品的開放而已;法規調和受惠的會是企業,且不會只有外商。

眼看韓國的外資投資是台灣的2到3倍,資金真的到位,他提醒政府不要只是滿足於國際組織評比的投資排名是否領先。

不靠洽簽FTA,也能自己先調和法規。他說,除了關稅減讓,例如金融監理透明化等法規調和,並不需要等到與各國洽簽FTA才能做;但實務上,要靠洽簽FTA的外力推動較快,經驗上可從過去台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(WTO),才讓台灣行有70年的菸酒公賣制度廢除前例可見。

他提醒政府,政策要著眼5年、甚至10年後的局勢,莫落入短期選舉考量;洽簽FTA要先跟先進國家洽簽,才有利於台灣法規調和;若非如此,會較限於關稅及貨品的開放。

他說,服貿協議若不通過,百分之百會衝擊年底貨貿簽訂及ECFA的完整效力;問題在於台灣內部共識一直搖瞻ㄘw,內部聲音持續要求反思兩岸互動的步驟是否太快。

他建議政府3點作法,首先,共識的形成需要服貿推動過程透明化;例如之前台紐簽定經濟合作協定(ANZTEC),也給人黑箱作業印象,只是壓力在這次服貿上爆發。反觀韓國與各國每一回合談判,都發布新聞稿說明內容,也公布談判現場照片,並預告下一階段談判內容。

其次,事前要徵詢產業及社會各界的意見,「這沒有什麼洩密問題」;若因此糾結,反而拉長反對時間;現在可補做的末珙O,明確允諾未來洽簽其他FTA等協定會做的事項。

第三,對外文宣要對焦,例如政府說因應貿易自由化,要編列新台幣1000億元預算輔導產業,申請門檻卻很高,對產業界來說根本沒獲益,對策要親民。2013/9/21

arrow
arrow

    ok寶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